时间:2022-11-02 23:20:50 | 浏览:9534
“嫁”给海螺型材,从表面数据上看,奇瑞新能源虽然溢价不少,但实际上,虽然海螺型材摊子铺的大,作为传统建材业的海螺型材,日子并不好过,摊子逐渐在萎缩。
反观奇瑞新能源,虽然宣传不多,但在新能源销售排名中已经崭露头角。2015年奇瑞销售新能源汽车1.4万辆,销售收入达10.5亿元,净利润873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60%、266%和226%。
从两者数据看,虽然销售收入海螺型材接近奇瑞新能源的4倍,但两者的净利润相差无已。
继奇瑞变速箱业务“卖”给万里扬(002434),奇瑞成为万里扬主要股东后,日前,奇瑞新能源又在资本市场上演了类似的一幕。
5月22日晚间,海螺型材(000619)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继2016年5月23日继续停牌。
公告显示: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并取得该公司的控股权,同时发行股份配套筹集资金。
虽然奇瑞新能源公司注册资金才2.5亿,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热和奇瑞新能源在市场上的表现,奇瑞新能源的溢价能力大大提高。
去年11月,奇瑞即以9.2亿转让其30%股份,目前,作为奇瑞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股东,奇瑞在奇瑞新能源中持股40%,按此计算,奇瑞40%股份估值将超过12亿元。
而海螺型材停牌前总市值41.22亿左右,其中最大的股东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63%,二股东持股9.43%,这意味着,奇瑞有望成为海螺型材第二大股东。
海螺型材一举两得
根据公开信息,奇瑞新能源公司由奇瑞汽车和其全资子公司共持有股份70%,另30%由芜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去年11月,奇瑞曾通过长江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其30%股份,即便如此,奇瑞目前占股40%,仍是奇瑞新能源最大的股东。
目前具体方案还在讨论之中,而海螺型材若要成为奇瑞新能源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高达5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奇瑞汽车,奇瑞新能源的其他股东,也将转出部分股权。
而按照去年转让30%估价9.2亿计算,倘若奇瑞全部40%股份转海螺型材,奇瑞将成为与海螺型材第二大股东。
而此次重组收益最大的是海螺型材,海螺型材可谓一举两得。业内人士认为,一是借助此次重组,海螺型材实现对奇瑞新能源控股;其二,海螺型材借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华丽转身,由一家传统企业,转型为一家新型的新能源汽车,除了增加了奇瑞新能源业务,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讲,新能源题材,更是对其资本市场产生无限想象空间。
拷贝“万里扬模式”做强新能源
奇瑞绝对不是放弃新能源,恰恰相反,奇瑞是为了做大做强新能源。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一直强调:奇瑞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将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
实际上,奇瑞已经制定了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0万辆的目标,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渐成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随着国际汽车企业越来越多的产品引进,自主即将面临的是国际竞争。加上各类新能源汽车标准和法规的日渐完善,自主品牌企业新能源汽车除了产品本身强大,还需要有强大的上下游体系和核心零部件业务的支撑。
而这些投入,对于目前的奇瑞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奇瑞目前传统业务的利润来源,首先要滚动发展投入传统业务,目前,并不具备为奇瑞新能源大规模“输血”的能力,奇瑞新能源只有通过自己来解决发展的资金问题。
而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强强联手,正是奇瑞新能源做大做强的机会。
证券市场的分析师认为:随着奇瑞新能源业务注入海螺型材,未来不排除海螺型材会进行与新能源相关的更名,从而使海螺型材真正实现华丽转身。
而眼下,可以肯定的是,被海螺型材重组以后,奇瑞新能源业务获得了发展的资金和资源。
实际上,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的重组模式,与之前奇瑞变速箱业务的发展模式如出一辙。
去年12月,奇瑞与浙江万里扬就变速箱业务整合达成协议,奇瑞将变速箱技术及生产设备剥离至浙江万里扬公司。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思路是,如果奇瑞变速箱属于奇瑞,只能给奇瑞供货,而“卖”给万里扬的同时,奇瑞变速箱也同时转身为一家第三方的变速箱供应商,可以给更多奇瑞以外的汽车企业供货,有助于奇瑞变速箱难以做大做强,打造中国版的“爱信精机”。
对于奇瑞新能源亦是如此,虽然奇瑞新能源业务自身盈利能力不错,2015年,奇瑞新能源实现净利润8732万元,但是,这些利润与动辄几十亿的新能源汽车投入而言,不过是凤毛麟角,少的可怜。
联手海螺打造“芜湖新能源”雏形
“嫁”给海螺型材,从表面数据上看,奇瑞新能源溢价不少,但实际上,虽然海螺型材摊子铺的大,作为传统建材业的海螺型材,日子并不好过,摊子逐渐在萎缩。
2015年,海螺型材实现营业收入34.29亿元,同比减少12.16%;实现净利润9455.33万元,同比减少 12.92%。
反观奇瑞新能源,虽然宣传不多,但在新能源销售排名中已经崭露头角。2015年奇瑞销售新能源汽车1.4万辆,销售收入达10.5亿元,净利润873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60%、266%和226%。
从两者数据看,虽然销售收入海螺型材接近奇瑞新能源的4倍,但两者的净利润相差无已。
作为奇瑞盈利可观的新能源业务,如果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愿意将新能源业务借壳单独上市,也不是没可能,为何“卖”给海螺型材?
结合芜湖的产业布局不难发现,这其中,也不排除是芜湖市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的“野心”。
众所周知,芜湖因为有了奇瑞汽车,已成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基地之一,而海螺型材和奇瑞汽车,可以称得上是芜湖当地最大的企业,两家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从一定意义上看,背后也有芜湖新能源产业联手做强的意味。
实际上,就在奇瑞新能源与海螺型材达成协议前,奇瑞新能源上下产业链投资已经开始大手笔启动。今年2月份,奇瑞投资了年产6万辆的全铝制车身车间,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车身需求开发和生产产品;今年4月份,奇瑞又与日本安川电机签署合作项目;而记者了解到,日前,奇瑞还正在筹划一个电池项目,而这样大手笔的全盘布局,有了海螺型材的加入,将走得更快更好。
"愉观车市"由入行十多年的汽车记者俞凌琳创办,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并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作为新闻第一线的记者,本公众号坚信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所以不造谣,不传谣,全部新闻来自一线采访,为您打造真实、专业的轻松汽车财经。
如果您喜欢,请长按二维码识别、点击标题下方的"愉观车市"或请查找微型公众号“yuguancheshi”并请加关注,谢谢!
请加我,我一定会努力获取新闻前沿最快速、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您一定不会失望的!
奇瑞汽车增资扩股靴子终落地,引入股东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12月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增资扩股项目顺利成交,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
股价近段时间以来连续大跌后,近3000亿市值企业立讯精密(002475)2月11日祭出两个大动作:一为全面牵手奇瑞集团发力汽车代工业务,形式包括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下称“立讯有限”)斥资超100亿元入股奇瑞控股及其关联子
2018年9月17日,奇瑞控股集团以及奇瑞汽车股份公司正式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牌预公告,将于9月30日前正式发布公告进行增资扩股。与之前业界内的猜测不同,奇瑞并没有进行股权转让,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融资已成定论。奇瑞控股作为奇瑞汽车股份的母公
就在市场关注“五粮液集团携手奇瑞造车”的时候,曾计划冲刺IPO成为“国内汽车金融第一股”的奇瑞徽银,悄然停下了A股上市的步子。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证监会网站2017年12月29日披露“2017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
这年头,想创业的你看多不多?可咱们都说,现在做自主品牌,难啊!要创新?老客户可能不买账;要扩张?市场需求就是一道大门槛!这不,就连传统老企业,奇瑞汽车都急了!“乘风破浪"的星途,纸上谈兵内忧外患当长城轿车的高端品牌WEY和吉利轿车的领克相继
江湖传言奇瑞汽车被宝能集团收购,宝能将成为奇瑞汽车第一大股东,针对这一传闻,一张疑似尹同跃辟谣的图传出,尹同跃怒批“胡说八道”。疑似尹同跃“辟谣图”自主车企曾经的老大奇瑞汽车,居然落得被“造车新势力”——宝能集团收购的地步,令人唏嘘。到底真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张北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奇瑞增资扩股项目终于尘埃落定。12月4日,长江股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股份)的增资扩股项目已经顺利完成,投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丨五粮液或“陪跑”?经国产汽车公司的佼佼者奇瑞汽车,走到了“十字路口”。据时间财经报导,9月17日,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股份”),在安徽长江产权交
奇瑞51%股份仅卖144.5亿,国产老大哥为何成这样?业内人:怪自己对于奇瑞汽车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在国产车中表现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奇瑞公司51%的股份被青海的五道口公司以144.5亿的价格收购,这个看起来还是比较令人唏嘘的,为啥当
底价下调20亿元。降低姿态后,奇瑞能招来“金凤凰”吗?近期,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在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增资扩股预公告。双方拟同时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同一投资方,分别募集不低于74.34亿元和68.16亿元资金,对应持股比例为30.99%和18.